居喪期間的習俗與禁忌

台灣傳統的喪俗禮儀十分繁多,當家中有親屬往生時,出殯前、後都有許多日常生活需注意的事項,其中出殯前包括:佩帶孝誌,依男左女右佩帶,守喪期間,家屬均穿著素色,如白色、黑色或灰色服飾,同時依傳統習俗,為父母、祖父母等長輩服喪,出殯前不理髮、不刮鬍、不擦粉或裝扮。凡佩帶孝誌不進寺廟、不進其他親友家裡,以免為別人帶來晦氣。

如果需要外出辦事,孝誌要暫時放置靈位旁或桌上,親友前來弔唁時孝眷要主動為親友點香,並向亡者稟報來者姓名,親友上香後家屬要主動答禮致謝。依據中式傳統喪俗,停靈期間早晚需拜飯,每天上午還要準備一臉盆乾淨清水供亡者梳洗。遺體如安置自宅家中應二十四小時守孝至出殯日,並依禁忌避免貓狗等小動物跳過遺體或棺木。

停靈期間直到出殯告別式之後,凡親友前來捻香祭拜。辭送時都不可說「再見」,以免不吉利,現在多半都是用「感恩」、「慢走」來表示敬意。

出殯後年節祭拜先人,都應提前一天舉行。萬一一年內家中有兩人先後不幸過世,通常會有「祭煞」或「祭三喪」儀式,就是希望不要再有第三次不幸的意思。當出殯後到百日間,如遇到親友的婚喪喜慶,依習俗均不可參加,禮金則可託人代送。

依照習俗居喪家屬一年內應避免進廟宇,出嫁的女兒則在百日內不入廟,但佛教因百無禁忌,佛寺並無限制。

(本文節錄自「新北市民眾生命禮儀手冊」)